基于中医学类专业临床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8年04月27日 15:38
1 现状分析
“中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不足”是目前困扰高等中医教育的焦点问题。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构成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目前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实验实习教学轻实训教学的情况。由于新修订的执业医师法限制了医学生实习环节中临床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训教学成为中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
1.1实训课程内容----内涵模糊,缺乏标准
目前,中医院校尚未制定明确的临床能力实训标准,既缺乏医患沟通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等具体临床能力的培养,又缺乏早期实训临床基本能力和后期实训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临床能力培养层次模糊。
1.2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分散,缺乏系统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实训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及整体优化, 各类课程比例失调。特别是传统的临床能力实训教学均未设立单独的课程,而是从附于理论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1.3实训课程教材----种类多样,缺乏整合
目前国内一些中医药院校虽然也建设了部分实训教材,但由于教材建设各有所侧重,建设种类不够全面,适用性欠佳。伴随着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急需建设与之配套的系列实训教材,适应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2 选题意义
“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能力不足”是目前困扰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焦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自2009年2月开始进行高等中医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构建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为主要环节,以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条件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质量控制”为主要保障,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一主体三环节五保障一导向”的实践教学整体构架,先后进行了《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09年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中医药院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2012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基于中医学类专业临床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16年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该项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学类专业临床能力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进临床能力实训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