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学类专业临床能力培训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8年04月30日 21:47
!Ç$Æfi¢{Ç)Ç*+¾¾fi fl
!$ª$½
flg Kfl¼
$fi
³
fif‰fifi¾AbØdeƒghihƒk¼%nªpfl%n,rsØdeÇuvfl xflh¼{ƒ¸}‰{ƒª$??{ƒ,%N??pvflhihƒpv$fl?? ‰fl fl¸¾?fl¸?¼fl¸ ?fl hihƒpvflfiªpfl?fiflfi,K?‰fiØdeƒghihƒpv ?ª4ƒ,fi?‰??fiØdvƒ‰?hihƒpv~? ?pfi?fifÇØdeÇuhihƒfifi4ƒpfl#
KÇpfl??ƒgpøfl?fipø??,flAbØdpø pvfi,߃fififi
ªØdevª? ?fifibfi?{??flh¼??#Çpfl¾¹8?,ƒq??
?¸xfl¸?÷‰¾¸ØeØv?,fl?ƒ?,¾?y%,?A?{, @?fi,fl:¢ pv
?$Ø, Çpfl%?fl??fvflfik?pvƒq ??, Afvflvfi $fi½ªyfl??¸?¾?? {ƒ#flxflhƒpv?h¼Ø,flvfl$?{ rƒþ3?4 ƒ{ƒrsfi?$?f$? pv?$,% ?¾ƒØde?pfl{???flª:? k
?$fl#
???fiØdvƒ ؃?flªpfiflpfl nfi¸?fi‰¼Øfi{ }#$%,¼,‡Ø؃}ƒgflpvØ+,½$Çpfl,?ƒpflØflfl ??þ þ 2fi
?,½4fi? fl fi 6 fi y ,fl f fl < ~ 3 ¸fi $ ¸fi ? Ø d e Ç u h i h ƒpfl#
²◇¹’¢4$
4
?fiØdvƒA²◇◇8¢fl¾EAbØdeƒg½vflfi$fl h¼pvflfi ?
?fly,?½½fi%f½vflfi$fl,½“hipv¸hƒpv¸hfipv”fi$Kfiy,½h¼pv“ø?flfi¸Pfl%n¸k¼flfi¸pvfiªS#Tfi”fi$KflV,½vfl{ƒrsfiflW “~$fl÷fiyðflV~flW” h¼pv‰flfi¾#
hihƒk¼flfi%h¼pv Ø$fiy,figÇufi½ª¾}¾hipva?
Ø$fihipvflfiflƒq Kb,fl}ydflƒgªfig?ghihƒk¼flfi?
?k,hi“‰flfifl,y¼nfi” l,ƒhihƒk¼flfi¾E?fi#fi%f“dv hi$mfl?{k¼(¼¢¾Nfln)¸‰dv???kflnhik¼(Øq¢¾fl n)¸dv3?nfihik¼(A¢¾Nfln)”rfiN hik¼flfi;%Nf“xfl
$?{hƒk¼(¼¢¾Nfln)¸‰Çukflnhƒk¼(Øq¢¾fln)¸xfl3??{hƒk¼(A¢¾Nfln)”rfiN hƒk¼flfi#
s‰hihƒk¼flfi ?,u‰fifl‰?pvƒq,fig‰?pfi?fiffifih
i¸hƒpfl¾fi¹8?#%Øhififipfl¢x:*dvhi$mfl?{+¸*dvfl{h i+¸*dvyzhi+¸*fl¢ßfl?|vhi+¸*flflflvflyÇflflvhi+¸*dv3?nfihi+¸*hi?÷v+’?#hƒfifipfl¢x:*xfl$?{hƒ+¸*Ød?fi?{hƒ+¸*Øeç??{hƒ+¸*Øe¼fi?{hƒ+¸*Ødxfl?{hƒ+¸*?÷?{hƒ+¸
*‰¾?{hƒ+¸*Ødxfl}‰{ƒhƒ+¸* dK??{hƒ+¸* dxfl?{hƒ+¸
*xfl3??{hƒ+¹¹?#$fifihi¸hƒpfl$½Ødv¸?÷‰¾v¸ØdxfldvÇu$?vflfi$,??fludfifi?flrƒ,¼fiØdpv¸d?yß??@#
fl?fi ‰¼Ø,fi??@fAbØdeflƒg pfl½þr??, ƒ?$ {ƒflfl?,$Çpfl‰?$:flfl$?,‰;Kflpvh¼Øflfiõ?flA,®?¼EÇ} {½?G½,½4$? 6fi A#
?fiØdvƒƒfip?¸?Tfl flfi
²◇¹’¢4$ƒfi?
’
项目一执业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1
第一节医德医风1
第二节人文关怀3
第三节医患沟通4
第四节医疗风险防范意识4
项目二病史采集6
示例一咳嗽10
示例二胃痛11
示例三眩晕13
示例四黄疸14
示例五崩漏16
项目三病例分析18
示例一哮病19
示例二消渴20
示例三水肿21
示例四带下病23
示例五痹证24
项目四体格检查26
示例一演示血压测量27
示例二演示瞳孔对光反射28
示例三演示副鼻窦压痛检查29
示例四演示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范围叩诊30
示例五演示腹部移动性浊音的检查31
示例六演示肝脏双手触诊法检查32
示例七演示胆囊触诊及Murphy 征32
示例八演示拉塞格征检查33
项目五针灸拔罐技术35
示例一提插泻法36
示例二提插补法37
示例三捻转泻法39
示例四捻转补法40
示例五捻转补法42
项目六推拿技术45
项目七舌诊脉诊技术47
示例一望舌色48
示例二望舌苔48
示例三脉诊方法49
示例四浮脉及相关类脉49
示例五滑脉及相关类脉50
项目八急救技术、外科基本技术及内科穿刺术52
示例一外科止血法、心肺复苏术(院内)53
示例二外科洗手、戴无菌手套55
示例三心肺复苏术(院外)、外科长骨骨折固定57
示例四穿脱手术衣、电除颤59
示例五外科换药、胸腔穿刺术61
项目九辅助检查判读64
项目十中医临床答辩知识点73
示例一中风73
示例二淋证75
示例三痢疾76
示例四血证77
示例五胎漏、胎动不安80
项目十一西医临床答辩知识点82
示例一慢性支气管炎82
示例二消化性溃疡83
示例三急性心肌梗死85
示例四肾病综合征86
示例五腰椎间盘突出症88
附录
1.2017 分阶段考试技能考试大纲
2. 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实践技能及综合笔试样题
3.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4.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流程
5. 卫计委《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 夯实针灸拔罐技术的基本功。
2. 遵循快速诊察、划经点穴、定位、准备一应物品、消毒、针刺或拔罐、手法运用、术后处置的内容和顺序,形成习惯。
3. 边做边说,正确摆放,无菌观念,爱伤意识。
4. 练习检查的进度、时间和规范。
常用腧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 少商商阳合谷 手三里 曲池肩髃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 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听宫攒竹天柱肺俞 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中冲外关支沟翳风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 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针灸技术:1.毫针法2.艾灸法3.拔罐法4.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及起泡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
1. SP 准备:正常人体(不宜过瘦),无晕针,皮肤无创伤。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房间,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注意隐私的保护。
3. 物品准备:检查床、检查椅、工作衣、针灸针(多规格)、针刺模块、带罐酒精棉球
(75%、95%)、带罐干棉球、卵圆钳、艾条、艾绒、玻璃罐(多规格)、仿皮模块、酒精灯、消毒棉签、灭艾筒、快速手消毒液、利器盒、医疗垃圾桶、垃圾桶。
3. 操作人员准备:衣帽整齐、态度端正、常规洗手、消毒。
1. 项目五共4 学时,每位任课教师带一组,每组以20~30 人为宜。
2. 教师演示:教师为操作者,选1 名学生或SP 或训练模块为操作对象。教师按照操作要求,结合实例,重点模拟演示示例内容。
3. 学生分组训练:2 人一组,互为操作者、操作对象,进行模拟互练。
4. 学生推选一组优秀同学当场演示,教师现场点评。
1. 项目五需要同学提前预习,自评优秀者可直接申请考核。
2. 项目五教材示例10 个针灸拔罐项目,教师课堂演示其中部分或全部(根据学生学习
情况也可不限于示例的这 10 个),主要指导学生互练,巡视并及时指出不足。
3. 学生对“实训内容60 个穴位,6 大类操作项目”作自评,认为合格者,向任课教师申请考核。任课教师从“实训内容”中随机挑选三项,学生演示操作,教师打分,给出本次实训成绩。
4. 对于没有合格的同学,课外积极练习,待本课程结束后自主联系教师,重新操作,取得成绩。
示例一
[病例背景资料]李某某,男,51 岁。右肩部疼痛伴活动不利5 天,劳累后加重,上肢外展、后伸、上举受限。遂到针灸科诊治。
[答题要求]:1.针刺肩髃、外关,行提插泻法。
2.所有操作在 5 分种内完成。
[本病病例分析步骤及流程图]
操作步骤 |
第一步 |
迅速分析题意:1.经诊察分析,这是一个“肩周炎”患者;2.需要遂行的是针刺治疗;3.需要给出的穴位的定位,穴位消毒、针刺、提插手法。 这一部分,虽不需要实际操作,但判断正确对之后的操作比较重要。 |
第二步 |
沟通:1.自我介绍。我是您的主治医生***。2.说明操作的目的及项目的安全性。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您患的是“肩周炎”,针刺肩部和手臂部的两个穴位,很快就可以缓解;针灸针比较细,加上进针速度非常快,不会有 疼痛感,您放心。您可以接受吗? |
|
第三步 |
操作:1.物品准备:1 寸、1.5 寸、2 寸、3 寸毫针、75%的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针盘、卵圆钳、镊子或止血钳;操作台、洗手池、器械车、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等。 2.取穴与定位:(边口述,边操作;如果是模特,注意爱伤观念) 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
取法: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外关定位:腕背横纹上 2 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取法:腕背横纹至肘横纹12 寸,取三分一后再平均分成两份即腕背 横纹上 2 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
||
第三步 |
3.针刺前准备:取肩髃、外关等穴,选仰卧体位,选1.5 寸毫针操作,常规针刺前消毒(边操作边口述)。 4.进针:肩髃 1-1.2 寸,外关 0.5-1.2 寸。 进针:以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合谷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边操作边口述,观察病人状态,询问病人感知觉;体悟针感;无菌意识,爱伤观念) 5.提插泻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轻插重提。针上提时速度宜快,用力宜重;针下插时速度宜慢,用力宜轻。 操作要点:针刺得气后,重插轻提为补法,重提轻插为泻法,注意频率与 幅度。(口述) |
|
第四步 |
1. 口述是否需要留针,提插次数、时间等; 2. 出针:将针缓慢提至皮下再迅速出针,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使用过的针具应放入利器盒,可能沾染分泌物、血液的棉球等要放入医疗垃圾桶, 动作要轻柔,符合无菌意识。 3. 术后处理:(1)针孔;(2)帮助操作对象恢复体位、衣物等;(3)交代 术后注意事项;(4)现场器械、垃圾等处理。 |
|
注: |
1. 做好进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体位和消毒。 2. 要求无痛或微痛进针,手法操作熟练,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手法不宜过重。 |
[考核内容与评价](10 分制)
针刺肩髃、外关,行提插泻法评分表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项目 |
操作技术要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人文素质 |
着装整齐,干净卫生;仪态得体,关爱受针者。 |
1.0 |
||
无菌观念 |
1. 术前后洗手、需要消毒部位消毒方法正确; 2. 针具消毒、消毒后物品摆放顺序、方法、位置正确。 |
2.0 |
||
进针 |
选针正确,进针熟练,无痛或微痛 |
1.0 |
||
补泻 |
1. 操作者能平心静气,全神贯注和获得受针者的配合; 2. 操作者选穴定位准确,进针针的方法正确; 3. 补泻手法操作正确,熟练。 |
2.5 |
||
针感 |
根据得气情况适度给分。 |
0.5 |
||
出针 |
出针方法正确,出针后医疗垃圾处理正确。 |
1.0 |
||
整体 |
熟练度与弯针次数等。 |
1.0 |
||
自评 |
自我评价实训成绩 |
0.5 |
||
互评 |
被评价实训成绩 |
0.5 |
||
合计 |
10 |
学生签名:教师签名:考核日期:
示例二
[病例背景资料]张某某,女,76 岁。左侧肢体瘫痪两个月,伴左侧口角歪斜,流涎,言语不利。遂到针灸科诊治。
[答题要求]:1.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穴,行提插补法。
2.所有操作在 5 分种内完成。
[本病病例分析步骤及流程图]
第一步 |
迅速分析题意:1.经诊察分析,这是一个“中风后遗症”患者;2.需要遂行的是针刺治疗;3.需要给出的穴位的定位,穴位消毒、针刺、提插手法。这一部分,虽不需要实际操作,但判断正确对之后的操作比较重要。 |
|
第二步 |
沟通:1.自我介绍。我是您的主治医生***。2.说明操作的目的及项目的安全性。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您患的是“中风后遗症”,针刺下肢部的两个穴位,很快就可以缓解;针灸针比较细,加上进针速度非常快,不会有疼 痛感,您放心。您可以接受吗? |
|
第三步 |
操作:1.物品准备:1 寸、1.5 寸、2 寸、3 寸毫针、75%的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针盘、卵圆钳、镊子或止血钳;操作台、洗手池、器械车、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等。 2.取穴与定位:(边口述,边操作;如果是模特,注意爱伤观念)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法:正坐,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患者本人之手用一 夫法取犊鼻下 3 寸,胫骨前缘外开中指一横指。 阳陵泉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取法: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穴。 |
|
操作 |
||
步骤 |
||
第三步 |
3.针刺前准备: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选仰卧体位,选1.5 寸毫针操作,常规针刺前消毒(边操作边口述)。 4.进针:足三里 1-1.2 寸,阳陵泉 1-1.2 寸。 进针:以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合谷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边操作边口述,观察病人状态,询问病人感知觉;体悟针感;无菌意识,爱伤观念) 5.提插补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重插轻提。针上提时速度宜慢,用力宜轻;针下插时速度宜快,用力宜重。 操作要点:针刺得气后,重插轻提为补法,重提轻插为泻法,注意频 率慢、幅度小。(口述) |
|
第四步 |
1. 口述是否需要留针,提插次数、时间等; 2. 出针:将针缓慢提至皮下再迅速出针,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使用过的针具应放入利器盒,可能沾染分泌物、血液的棉球等要放入医疗垃圾桶,动作要轻柔,符合无菌意识。 3. 术后处理:(1)针孔;(2)帮助操作对象恢复体位、衣物等;(3)交代 术后注意事项;(4)现场器械、垃圾等处理。 |
|
注: |
1. 做好进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体位和消毒。 2. 要求无痛或微痛进针,手法操作熟练,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手法不宜过重。 |
[考核内容与评价](10 分制)
针刺足三里、阳陵泉,行提插补法评分表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学生签名:教师签名:考核日期:示例三
[病例背景资料]王某某,男,37 岁。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一个月,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遂到针灸科诊治。
[答题要求]:1.针刺地仓、颊车,行捻转泻法。
2.所有操作在 5 分种内完成。
[本病病例分析步骤及流程图]
第一步 |
迅速分析题意:1.经诊察分析,这是一个“面瘫”患者;2.需要遂行的是针刺治疗;3.需要给出的穴位的定位,穴位消毒、针刺、捻转手法。 这一部分,虽不需要实际操作,但判断正确对之后的操作比较重要。 |
|
第二步 |
沟通:1.自我介绍。我是您的主治医生***。2.说明操作的目的及项目的安全性。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您患的是“面瘫”,针刺面部的两个穴位,很快就可以缓解;针灸针比较细,加上进针速度非常快,不会有疼痛感,您 放心。您可以接受吗? |
|
第三步 |
操作:1.物品准备:1 寸、1.5 寸、2 寸、3 寸毫针、75%的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针盘、卵圆钳、镊子或止血钳;操作台、洗手池、器械车、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等。 2.取穴与定位:(边口述,边操作;如果是模特,注意爱伤观念)地仓定位:在口角旁约 0.4 寸,上直对瞳孔。 取法:正坐,目正视前方,口角旁开,瞳孔直下。 下关 定位: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取法:坐位或仰卧位,闭口取穴,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 |
|
操作 |
||
步骤 |
中。 |
||
第三步 |
3.针刺前准备:取地仓、下关等穴,选仰卧体位,选1.5 寸毫针操作,常规针刺前消毒(边操作边口述)。 4.进针:地仓 0.5-1 寸,下关 0.5-1 寸。 进针:以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合谷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边操作边口述,观察病人状态,询问病人感知觉;体悟针感;无菌意识,爱伤观念) 5.捻转泻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操作要点:针刺得气后,拇指左转用力为补法,拇指右转用力为泻法。 (口述) |
|
第四步 |
1. 口述是否需要留针,捻转次数、时间等; 2. 出针:将针缓慢提至皮下再迅速出针,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使用过的针具应放入利器盒,可能沾染分泌物、血液的棉球等要放入医疗垃圾桶, 动作要轻柔,符合无菌意识。 3. 术后处理:(1)针孔;(2)帮助操作对象恢复体位、衣物等;(3)交代 术后注意事项;(4)现场器械、垃圾等处理。 |
|
注: |
1. 做好进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体位和消毒。 2. 要求无痛或微痛进针,手法操作熟练,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手法不宜过重。 |
[考核内容与评价](10 分制)
针刺地仓、下关,行捻转泻法评分表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项目 |
操作技术要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人文素质 |
着装整齐,干净卫生;仪态得体,关爱受针者。 |
1.0 |
||
无菌观念 |
1. 术前后洗手、需要消毒部位消毒方法正确; 2. 针具消毒、消毒后物品摆放顺序、方法、位置正确。 |
2.0 |
||
进针 |
选针正确,进针熟练,无痛或微痛 |
1.0 |
||
补泻 |
1. 操作者能平心静气,全神贯注和获得受针者的配合; 2. 操作者选穴定位准确,进针针的方法正确; 3. 补泻手法操作正确,熟练。 |
2.5 |
||
针感 |
根据得气情况适度给分。 |
0.5 |
||
出针 |
出针方法正确,出针后医疗垃圾处理正确。 |
1.0 |
||
整体 |
熟练度与弯针次数等。 |
1.0 |
||
自评 |
自我评价实训成绩 |
0.5 |
||
互评 |
被评价实训成绩 |
0.5 |
||
合计 |
10 |
学生签名:教师签名:考核日期:
示例四
[病例背景资料]杨某某,男,65 岁。胃脘部反复发作性疼痛3 年加重5 天,伴泛酸、烧心,恶心呕吐,遇寒加重。遂到针灸科诊治。
[答题要求]:1.针刺中脘、胃俞,行捻转补法。
2.所有操作在 5 分种内完成。
[本病病例分析步骤及流程图]
操作步骤 |
第一步 |
迅速分析题意:1.经诊察分析,这是一个“胃痛”患者;2.需要遂行的是针刺治疗;3.需要给出的穴位的定位,穴位消毒、针刺、提插手法。 这一部分,虽不需要实际操作,但判断正确对之后的操作比较重要。 |
第二步 |
沟通:1.自我介绍。我是您的主治医生***。2.说明操作的目的及项目的安全性。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您患的是“胃痛”,针刺腹部和背部的两个穴位,很快就可以缓解;针灸针比较细,加上进针速度非常快,不会有疼痛 感,您放心。您可以接受吗? |
|
第三步 |
操作:1.物品准备:1 寸、1.5 寸、2 寸、3 寸毫针、75%的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针盘、卵圆钳、镊子或止血钳;操作台、洗手池、器械车、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等。 2.取穴与定位:(边口述,边操作;如果是模特,注意爱伤观念)中脘定位:在腹部,脐中直上 4 寸。 取法:仰卧位,脐中和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 胃俞定位:背部,当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取法:坐位或仰卧位,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
|
第三步 |
3.针刺前准备:取中脘、胃俞等穴,选仰卧体位,选1 寸、1.5 寸毫针操作,常规针刺前消毒(边操作边口述)。 4.进针:中脘 0.5-1 寸,胃俞斜刺 0.3-0.5 寸。 进针:以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合谷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边操作边口述,观察病人状态,询问病人感知觉;体悟针感;无菌意识,爱伤观念) 5.捻转补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操作要点:针刺得气后,拇指左转用力为补法,拇指右转用力为泻法。 (口述) |
|
第四步 |
1. 口述是否需要留针,捻转次数、时间等; 2. 出针:将针缓慢提至皮下再迅速出针,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使用过的针具应放入利器盒,可能沾染分泌物、血液的棉球等要放入医疗垃圾桶, 动作要轻柔,符合无菌意识。 3. 术后处理:(1)针孔;(2)帮助操作对象恢复体位、衣物等;(3)交代 术后注意事项;(4)现场器械、垃圾等处理。 |
|
注: |
1. 做好进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体位和消毒。 2. 要求无痛或微痛进针,手法操作熟练,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手法不宜过重。 |
[考核内容与评价](10 分制)
针刺中脘、胃俞,行捻转补法评分表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项目 |
操作技术要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人文素质 |
着装整齐,干净卫生;仪态得体,关爱受针者。 |
1.0 |
||
无菌观念 |
1. 术前后洗手、需要消毒部位消毒方法正确; 2. 针具消毒、消毒后物品摆放顺序、方法、位置正确。 |
2.0 |
||
进针 |
选针正确,进针熟练,无痛或微痛 |
1.0 |
||
补泻 |
1. 操作者能平心静气,全神贯注和获得受针者的配合; 2. 操作者选穴定位准确,进针针的方法正确; 3. 补泻手法操作正确,熟练。 |
2.5 |
||
针感 |
根据得气情况适度给分。 |
0.5 |
||
出针 |
出针方法正确,出针后医疗垃圾处理正确。 |
1.0 |
||
整体 |
熟练度与弯针次数等。 |
1.0 |
||
自评 |
自我评价实训成绩 |
0.5 |
||
互评 |
被评价实训成绩 |
0.5 |
||
合计 |
10 |
学生签名:教师签名:考核日期:
示例五
[病例背景资料]孙某某,女,48 岁。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2 年加重7 天,伴多梦、头晕、烦躁易怒、焦虑,记忆力下降。遂到针灸科诊治。
[答题要求]:1.针刺神门、三阴交,行捻转补法。
2.所有操作在 10 分种内完成。
[本病病例分析步骤及流程图]
第一步 |
迅速分析题意:1.经诊察分析,这是一个“失眠”患者;2.需要遂行的是针刺治疗;3.需要给出的穴位的定位,穴位消毒、针刺、捻转手法。 这一部分,虽不需要实际操作,但判断正确对之后的操作比较重要。 |
|
第二步 |
沟通:1.自我介绍。我是您的主治医生***。2.说明操作的目的及项目的安全性。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您患的是“失眠”,针刺腕部和下肢部的两个穴位,很快就可以缓解;针灸针比较细,加上进针速度非常快,不会有疼痛 感,您放心。您可以接受吗? |
|
第三步 |
操作:1.物品准备:1 寸、1.5 寸、2 寸、3 寸毫针、75%的乙醇棉球、消毒干棉球、针盘、卵圆钳、镊子或止血钳;操作台、洗手池、器械车、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等。 2.取穴与定位:(边口述,边操作;如果是模特,注意爱伤观念) 神门 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
|
操作 |
||
步骤 |
取法:坐位或仰卧位,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取穴。 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法: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足内踝尖上 3 寸(一夫法),胫骨内侧缘 后方。 |
||
第三步 |
3.针刺前准备:取神门、三阴交等穴,选仰卧体位,选1 寸、1.5 寸毫针操作,常规针刺前消毒(边操作边口述)。 4.进针:神门 0.5-1 寸,三阴交 1-1.2 寸。 进针:以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合谷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边操作边口述,观察病人状态,询问病人感知觉;体悟针感;无菌意识, 爱伤观念) 5.捻转补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操作要点:针刺得气后,拇指左转用力为补法,拇指右转用力为泻法。(口 述) |
|
第四步 |
1. 口述是否需要留针,捻转次数、时间等; 2. 出针:将针缓慢提至皮下再迅速出针,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使用过的针具应放入利器盒,可能沾染分泌物、血液的棉球等要放入医疗垃圾桶,动作要轻柔,符合无菌意识。 3. 术后处理:(1)针孔;(2)帮助操作对象恢复体位、衣物等;(3)交代术 后注意事项;(4)现场器械、垃圾等处理。 |
|
注: |
1. 做好进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体位和消毒。 2. 要求无痛或微痛进针,手法操作熟练,注意观察患者表现,手法不宜过重。 |
[考核内容与评价](10 分制)
针刺神门、三阴交,行捻转补法评分表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项目 |
操作技术要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人文素质 |
着装整齐,干净卫生;仪态得体,关爱受针者。 |
1.0 |
||
无菌观念 |
1. 术前后洗手、需要消毒部位消毒方法正确; 2. 针具消毒、消毒后物品摆放顺序、方法、位置正确。 |
2.0 |
||
进针 |
选针正确,进针熟练,无痛或微痛 |
1.0 |
||
补泻 |
1. 操作者能平心静气,全神贯注和获得受针者的配合; 2. 操作者选穴定位准确,进针针的方法正确。 3. 补泻手法操作正确,熟练。 |
2.5 |
||
针感 |
根据得气情况适度给分。 |
0.5 |
||
出针 |
出针方法正确,出针后医疗垃圾处理正确。 |
1.0 |
||
整体 |
熟练度与弯针次数等。 |
1.0 |
||
自评 |
自我评价实训成绩 |
0.5 |
||
互评 |
被评价实训成绩 |
0.5 |
合计 |
10 |
学生签名:教师签名:考核日期:
请学员课后参照以上示例,对下列常用腧穴和针刺手法进行演示:常用腧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 少商商阳合谷 手三里 曲池肩髃迎香地仓下关头维 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听宫攒竹天柱肺俞 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中冲外关支沟翳风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 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针灸技术:1.毫针法2.艾灸法3.拔罐法4.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
(6)皮肤灼伤及起泡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
(14)内脏绞痛